静心当真教师 潜心做真教育 花园外国语学校主题演讲比赛获奖作品
静心当真教师
潜心做真教育
花园外国语学校主题演讲比赛获奖作品
今年下半年,花园外国语学校积极倡导“安静做真实的教育”理念,以深入践行花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不久前,花园外国语学校举办“静心当真教师 潜心做真教育”演讲比赛,来自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四个学部的十名优秀教师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一二三等奖。现本报特刊发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愿做一束光 照亮教育路
小学部 包钰莲
上小学的时候,我是班里最不起眼的小女孩,总是把所有人都拒之门外,但是,我的班主任张晓丽老师关注到了我,她一次次地让我回答问题,不断地表扬我的习作,在她的鼓励下,我的心打开了。期末考试后,我拿着满分的试卷自信地告诉她:“长大后,我要成为像您一样的好老师!”就这样,张老师在我心里种下了第一颗当真教师的种子,用她的爱照亮了我的心。
顺理成章的,我就读了师范类大学。大三那年,我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支教。看到盲童们互相搀扶着排队,我感到非常心酸。我注意到角落里坐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她戴着助听器,一个人在哭。我走过去,拉着她的手,为她擦眼泪,她却用力甩开我,冷漠地转过头去。
原来,她曾经是一名优秀的芭蕾舞小演员,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样子就像一个美丽的小精灵。直到半年前,不幸得了脑蛋白流失,现在已经失明了。我很难想象,见过彩色的世界之后,她该怎样面对永远黑暗的人生。
每天上课前我都会抱抱她,对她说:“你是最棒的女孩,加油!”每一个课间,我都搀扶着她,教她一步步往前走。慢慢地,她开始接受我了。有一天,她哭着对我说:“生病以前,我最喜欢跳芭蕾舞了,现在,我看不见了,再也不能走上舞台了,我好想重新回到舞台上。”
于是,在儿童节那天,我给盲童们化好妆,带他们走上舞台吟诵古诗,重新回到舞台的她,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忽然明白了成为一名老师的意义,就是要用自己的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把盲童们的故事记录在公众号上,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到这个群体,是他们为我的生命点亮了一束光,坚定了我当真教师的决心。
大学毕业后,我踌躇满志,准备在教育事业上大展身手,可是,了解了大大小小的教育机构以后,我看见了教育行业的浮躁和功利,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了。直到有一天,我来到了美丽的花园外国语学校,看见学校提出的“静心当真教师,潜心做真教育”的理念,我做教育的初心又一次被唤醒了!
我用心准备每一节语文课,孩子们的成绩稳步提高;我每周上一节国学课,很多孩子能完整背诵《大学》《孝经》和《论语》了;我开设“我爱吟诵”俱乐部,孩子们都能吟诵着背《木兰诗》《岳阳楼记》和《短歌行》;我用我的镜头拍摄了学校的各种活动,用我的笔写下了小学部大部分的通讯稿;我每周写一封家长信,对孩子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家长信累计三万多字,孩子们也越来越优秀。
一位家长在教师节写了一张贺卡,她写道:“包老师,有您就有方向。”有个女孩对我说:“我长大后要成为像包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在花园外国语学校,我体会到了做真教师的幸福,并努力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前阵子,我得知我的启蒙老师张老师去世了,心里一阵悲痛,忽然想起小时候对她说过的愿望,和她一样,走上当老师的路,学着她的样子,鼓励我的学生。我真想对她说:敬爱的张老师,您知道吗?我和您一样,成为了一名老师,我在努力实现着对您的承诺,努力做得和您一样好,我多么希望,您能看见现在的我呀!多么希望,您能再温柔地鼓励我一次。
最后,我要将泰戈尔的这句诗,送给在座的青年教师们——“小小流萤,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一等奖)
呵护孩子人性中的“真”
小学部 王雪纯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我们对教育真有所领悟时,就会发现,无论我们的答案是什么,教育的本质都要落到“人”的身上。
回首过去,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陶行知先生。放眼当下,有为了拯救一代人,让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的张桂梅校长。环顾四周,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也都有着动人的过往,有着辛酸的日常,有着美好的展望。我们都一样,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在探寻教育真谛的路上。
育人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呵护孩子人性中的“真”又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们所面对的孩子是很特别的。他们有时候像小天使,纯真、善良而且充满生命力;有时候又像小恶魔,顽皮、捣蛋而且完全不受控制。但是教育可以成为天使与恶魔之间的一条线,它能将两种状态逐渐地拉近,融合,最终让每个孩子成为完整和生动的人。
在我们一年级,就有一个特别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影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关注。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却会在周四“吃大餐”的时候,把餐盘里最好吃的两只芝士虾球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捧着,小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看到你上次特别喜欢吃这个,以后我的虾都给你吃。”那时候,他的小手和嘴巴都油乎乎的,脸上还沾着好几粒米,看起来很滑稽,但他嘴角的笑和眼里的光,让我觉得很美好。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这么简单的一个举动,让我相信这个孩子的内心还是有善意的,他其实也懂得去关爱别人,也能成为一个正直、善良、阳光的孩子。只是在大多时候,他给自己披了一层带刺的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拥抱这一层刺,温暖他,感化他。教育的意义也正是如此。
那么,如何在做到真教育,成为真教师的过程中保持静心和潜心?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特别的答案。我当老师的初心,是想让我的学生成为正直而善良的人。
在读初中的时候,我曾遭受了长达一年的校园霸凌,只能向老师求救。但是那位老师不仅视若无睹,甚至反过来指责我说:“如果别人欺负你,那就是你有问题。”后来我常会想,如果我是老师,会怎么做呢?如果我能好好教导那些霸凌他人的学生,如果我能好好帮助那些被欺凌的学生,他们的人生,会不会能变得更美好一些?所以最终我站在了这里,成为了一名老师。我希望能够帮助那些特别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成为下一个校园霸凌的施暴者,更不要让其他孩子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我希望他们都能成为正直而善良的人。
所以,当我们觉得劳累时,当我们觉得困惑时,当我们变得浮躁时,不妨想一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把自己的那一份“真”保留住,让自己静下心来,潜下心来,好好地投入到教育本身里去。一个教师不忘初心,则为真教师,一个群体坚守初心,则成真教育。一个国家若有这样一批做静心当真教师、潜心做真教育的人,国之繁盛又怎会遥远呢?我相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之下,一定会实现如此美好的愿景。 (二等奖)
因为爱 所以幸福
幼儿园 朱丽娜
从小有幼师梦的我,觉得幼儿园老师只要跟小朋友唱唱跳跳玩玩就好。怀着这份美好的憧憬,我走进了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之路。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爱我的孩子们,我也得到了班里每一位孩子深深的爱。因为爱,所以幸福。
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上演着精彩的故事:几个刚完成美术作品的孩子,兴奋地跑过来邀请我去欣赏。一双双眼睛充满自豪,期待着老师的肯定和赞美,让人无法拒绝……早上,小朋友两眼泪弯弯,走近身边:“老师,我明天一定开心地来。”心疼之情油然而生;户外活动,不小心撞倒伙伴却眨巴着眼睛委屈地看着我,心一下揪紧了,责备的话在嘴边又咽下去……课间休息时,孩子们会用稚嫩的双手抱着你,小嘴嘟喃着:老师我好喜欢你……
我在这里每一天都能收到“礼物”:给孩子穿衣、喂饭会送上依赖的目光,上课游戏时会送上信任的目光,解决疑问时会送上好奇的目光,而我从孩子们的目光中,读出了肯定和认可。心里不时升腾起成功的快乐,忙碌的每一分钟都不再辛苦。
回想自己从教十年,记得刚跨出学校实习时,幼儿园孩子的歌声、笑声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初为人师的新鲜劲儿一过,随之而来的是小班孩子的哭声、闹声和不安情绪,教学上的一知半解和起早贪黑的疲惫,一颗赤诚的心一下子落入谷底。当孩子们对我亲切的问话和笑脸毫无反应,甚至又叫又跳,又咬又踢时,我也感到了委屈。对自己的选择开始怀疑,想要放弃。然而,当我看到一只小手抓着我,含着泪珠的眼睛看着我说:“老师抱抱”;当我听到他们甜甜的问候声时……所有的消极情绪顿时烟消云散。是孩子们让我能继续保持要“爱自己的职业”的良好心态。后来,我慢慢地领悟到:要当“孩子王”,就要心中有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记得有一次,一放学,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被大人接走了,可有一个孩子却迟迟没人来接。注意到她伤心地坐在小椅子上,我看出她不高兴的原因。我知道,她的父母都是医生,没来接她可能是现在忙着救治病人,只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这也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看到她失落的眼神,我也想到了我自己的孩子,她被早早接回家了。现已华灯初上,她也会像这个孩子一样期盼着早点见到爸爸妈妈吧!想到这,我就不由自主地给她讲故事,跟她做游戏,带她吃晚饭,让她感到老师也能像妈妈一样温暖。在送她回家的路上,这孩子竟然亲切地叫我“老师妈妈”。当时,我激动万分: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能感受爱。此刻,我不也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爱么!
现在的我不仅能管孩子“吃喝拉撒睡”、还会”弹唱说画跳”,我还带着这样一份憧憬:用蒙台梭利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教具;用正确的示范和榜样的力量;用无条件的接纳和爱;用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全心全意爱护每一个孩子,引导每一个孩子,教育每一个孩子,成就每一个孩子! (二等奖)
专注做事 静心育人
高中部 贺鑫月
我之所以选择师范专业,选择做老师,都是因为我的祖父。
工作之初,我很仓惶,我一直在问自己,我到底做好了一个做老师的准备了吗?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呢?这个问题我完全没有头绪,所以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去问我的祖父。
在我的整个童年印象当中,父母工作都非常忙,我是跟着祖父祖母长大的,祖父个子不高,他是一名党员,在村里的小学做了一辈子老师。我们镇三分之一的人是他的学生,我也是他的学生。
祖父这一辈子,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
他上课的村子离家有六公里远,他每天早上总是五点起床,六点半到校,组织值日生打扫卫生,指导学生有序有效地进行学习。下午学生全部离校后,才骑着自行车回家。如此往复,数十年如一日。祖父是全科老师,学校对他而言如同自己的家,许多准备性事务几乎都是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进行的,还会经常把工作带到家中,工作至深夜。对此,我的祖母还常常抱怨他不顾家。学校的公用物品坏了,他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来修理;学校食堂安全卫生的监督,花圃的修剪,教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杀,甚至是学校的清洁卫生等等,都是他在负责。他总是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高速运转着,扎根基层,用自己乐观的态度将平凡的小事做好、做大。默默地奉献,踏实地做着教育。
2000年之后,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年轻老师也几乎都去往城市追寻梦想,学校逐渐只剩下5个老师,他是年纪最大的那个,更是挑起了为全校师生做饭的重担。后来祖父年纪大了,镇领导提出过“并校”,但固执的祖父考虑到有15个孩子会因此步行3小时上学,就拒绝了。
在之后的岁月里,作为孙儿,我能看到的只有他逐渐消瘦的黝黑的脸,日渐花白的耳边的发,还有祖母抱怨他时他的沉默和微笑。
各位,我国中西部的乡村教育,到底由多少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他们崇尚平实,充满温情,安静地做着真实的教育,默默无闻,为物质匮乏的学子送去精神上的食粮,守卫着乡村中的最后一批学生,维护着乡村最后一丝和谐。每当我想到这些连声响都没有的逝去,连丰碑都没有的牺牲,我只能从我自己内心最深处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祖父有一张登记照,我从初中毕业开始,就把他放在我的钱包里,一直到现在也没离开过。祖父之于我早已不再是偶像的地位,已经有一点类似于信仰的味道。很多时候我看到他的那张发黄的照片,就觉得安心和踏实。看到他的样子,我就仿佛看到了忠诚,看到了智慧,看到了勇气,看到了奉献。
老师是孩子永恒的精神范本,到底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老师,也许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是啊,育人育心,在今天浮躁的教育环境中,要沉下心来,对教育有一种理想与追求,让教育的本质回归,多么不易。授业之本不在于纷繁,而在于心静;学业之成也不在于浮华,而在于归真。唯有藏静于心,专注于教,用爱心和责任心启迪智慧,全身心替学生着想,专注做事,静心育人,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成长。
高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为重要的时期,对于我们花外高中学子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要想学有所成,就要学会静下心来做真事,做实事。当自学成为习惯,当学习成为享受,当书香溢满校园,当心灵徜徉书海,我们一定能在书中感受到安静的力量,一定会在成长中感受生命的温度。不负青春,不负梦想,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三等奖)
最伟大的教育
是教育者身上的静气
初中部 张馨苗
但凡跟我相处过的人,我想他们都不会用“安静”一词来评价我,甚至还会往下跟一句,“她呀,聒噪还差不多。”从小到大,因为这个,读书时我的老师已经给我爸妈打了不知道多少个小报告,想了多少办法,即便是把170的我丢到第一排,还是使上棍棒教育,也依旧改不了我这天性。还记得我曾大言不惭地跟他们说:“这有什么,大不了我以后吃讲话这碗饭呗。”
没想到,多年以后,这句随口说的狂言妄语成了真。也就是站在讲台上短短的两三个月里,我才真得认识到了安静的力量。
说到这,还是需要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认为的安静是什么。《大学》里有这样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才能够使自己的志向坚定,志向坚定了以后才能做到镇静不躁、心不妄动,镇静不躁才能够身心安详、从容有度,做到身心安详后才有时间才有精力去思虑得更加精详,最终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诸葛亮的《戒子书》中也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身的首要法宝是静,静是君子行事的一种风格,有静方可成君子。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及人格的健全,平心静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我们教育从事者来说,向学生传达平心静气的重要思想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这也就意味着,最伟大的教育,是教育者身上的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如何拥有静气,将是我们需要探寻的事情。
首先,要有一颗坚毅的心。一名教师即使能力有限,作用有限,如果能保持独立思考,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在整个教育中起作用。这需要的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知,拥有这些,便能够让教师在事业上拼搏得更持久。
其次,要“知止”。现如今,世界瞬息万变,每天我们的手机、电脑里都能涌进数以亿计的信息。世俗、现实、功利、浮躁,蚕食着每一个人。可是,身体可以在低处,可以在世俗中锻炼、磨砺,可心还是需要始终立于高处的。陶渊明诗中有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如何让心立于高处?我想,一定还是要“知止”。没有坚定的目标,便会像那无根之萍,随波逐流,最终葬身于深渊。老师要坚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带着学生坚定自己的目标,最后一起去探寻一个符合实际且更有操作性的目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片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最后,要排除杂念,纯粹前行。我尊重那些安静的老师,他们完全不顾波涌而来的浪潮,对喧哗嘈杂充耳不闻,他们静心教学,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不被社会风气绑架,不让庸俗的名利观玷污职业荣誉,他们乐于在“普通学校”当“普通教师”,过普通的生活,在平凡的工作中提升职业品质。我想成为这样的老师,也会一直为了这样的目标,奋力前行。 (三等奖)
用爱守护“小暖阳”
幼儿园 雷婷
有很多人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当我回答是幼儿园教师时,他们都会说:“幼儿园老师啊,那你的小日子过得很舒服啊!是的,没有当过幼师的人大多数都会这样认为。甚至我亲爱的老妈也不例外!在我工作上不顺心的时候去找妈妈诉苦,得到的不是暖心的安慰,而是敷衍的训示:你就知足吧!你有什么好辛苦的?不就是每天看住一群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你看看,最疼人的老妈都是这样认为的,何况别人呢!
幼师这个职业,听起来不错,好歹是一名老师呀!事实上呢?古人云: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幼师可是正正经经的孩子王噢!其中的酸甜苦辣,没有做过幼师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记得我幼师刚毕业,接手的就是一个新生班。当我充满着激情,自信满满去迎接小二班的小朋友时,觉得我很快就能融入他们,小朋友们也会很快接受我。结果呢?答案刚好相反。那时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个子小小,每天一进幼儿园就嚎啕大哭!那哭声,真的是一个地动山摇,惨不忍睹!不到五分钟,全班“大合唱”就开幕了!连我这个导演也难逃悲剧啊……坐椅子上不超过一分钟,就要往门口跑。说实话,当时我心里就发怵:完蛋了,这么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呀?在他的影响下,班里经常上演一幕幕你追我赶的闹剧,走廊就会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爱的我追着一个个同样可爱的宝贝。好不容易追到一个,另一个又跑了.等抓到了,他就躺在地上耍赖,我去抱,他不但不起来,还对我拳打脚踢,我的耐心被消磨殆尽。不得已,我就开启了我的“河东狮吼”,结果就是他哭声更大了,我的嗓子也哑了!
我该拿他怎么办呢?我真得不忍心看到他每天来上幼儿园都是哭闹着,就连做梦都想看到他一来幼儿园就欢天喜地的。可是,对于他没有任何理由的哭闹以及“逃跑”,我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求人不如求己。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直到我看到了一本书《孩子们,你们好》,我豁然开朗,对策就是缓解他的分离焦虑情绪,给足安全感,而我需要给他更多的爱和耐心。在此之前她一哭我只是简单的说教,在这之后当他带着同样的嚎啕声来到幼儿园时,我将他抱在怀里,一边轻轻拍着他的背,一边和他讲有趣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渐渐地,他从哭闹不止变成了早上来园时哭一下,再到现在每天高高兴兴来幼儿园,带着他那可爱的笑脸和我说早上好。第一次看到那张久违的笑脸和一声稚嫩的老师好,那一刻,我整个心都融化了!不争气的泪水竟然汹涌而出!在那之后,他有吃的都会和我分享,他就像小暖阳一样温暖着我。
我现在深深知道没有不听话的孩子!他们不听话的背后,都有一个谜团需要我们去用心解开。他们的行为都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内因,去正确引导细心呵护。在评价中多一点鼓励,对他们用妈妈般的耐心、爱心、真情去鼓励,再调皮的孩子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会一直坚守在幼师这个岗位,用爱守护我身边那群小萌童们,用心教育好可爱的“小暖阳”!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