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担当谱写时代新篇
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担当谱写时代新篇
编者按: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赛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花园各行各业的青年们,在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村级样板的征程上,发扬智慧孕育无限希望,挥洒汗水创造美好明天,尽显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形象。现本报特刊发专版,通过报道花园青年的先进事迹,宣扬青春力量,奏响时代强音,激励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花园农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吕健
曾向省委书记汇报花园农业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各类农作物以及花卉种植进入关键期,花园农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吕健也愈发忙碌起来,今年36岁的他,走进田间地头已有11个年头。
2009年,吕健从浙江理工大学毕业,来到花园集团企业发展部,成为了一名精英白领。工商管理专业出身的他,心里暗自坚信一定能在职场上大放光彩。然而,他却万万没想到,两年后的自己会站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刚一开始,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会让我走向农业岗位,也一直在做自我心理调整。后来慢慢地就想通了,科技在进步,农业也在发展,也更加需要我们青年知识分子继续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吕健笑着说。
万事开头难,吕健深知自己在农业这方面宛如一个“文盲”,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起初那段时间,吕健购买了许多农业书籍,从零开始学习。在花园集团领导支持下,在市农业相关部门带领下,吕健时常去外面的农业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他们的种植设施设备、技术及开展的项目等。平时,吕健更多的是下地实践,他说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是最重要的。曾经书生意气的他,如今皮肤黝黑,这是常年在田间地头劳作的结果。
花园农发公司搬迁了新址之后,吕健经常白天“泡”在大棚里,研究病虫害防治以及除草等,骑着他的“小电驴”观察农作物和花卉的生长情况,干劲十足;晚上回到宿舍,他还拿出在学校时期的学习干劲,一门心思“钻”进了理论研究与技术学习里,如今吕健已经成为了中级农艺师,拥有了许多的种植“秘笈”。他表示,自己还在不断学习当中,准备向高级农艺师发起挑战。
谈及当前基地的农业数字化,吕健显得颇为高兴地说:“当前数字化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新兴潮流、必然趋势,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发展方向,花园农发公司也是积极响应号召,在前往德清县取经后马上投资,对种植大棚进行数字化改造,节省了许多人力成本,也为花园农发公司健康发展进行了科技赋能。”
这些年,有件事情让吕健记忆深刻且倍感自豪。2020年6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到花园了解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他有幸带着车书记一行逛了现在的天香湾,汇报了花园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并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与鼓励。如今,花园农发公司在吕健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已然成为了全省的“最美田园”,数字化水平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重丰收,吸引着许多愿意投身农业生产的有志青年前来学习,为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振兴”事关国家前途命运,需要像吕健这样的“高科技农民”投身其中,更需要千千万万中国青年为之奋斗。面对新的时代潮流,青年人当坚定意志、脚踏实地,即使前方布满荆棘,未来道路曲折,依然要不忘赤子之心,无惧岁月更迭,用汗水浇灌成长,不断进取、勇敢追梦。
采访结束,吕健半开玩笑地跟记者打趣了起来:“终于讲完了,最近有点上火,我的牙有点痛,过两天还得去动个小手术……”目光往桌上浅扫一眼,还有三三两两的一些药物。
花园药业公司研发总监吴迎庆
绽放芳华为企业发展增光添彩
去年以来,花园药业公司迎来业绩爆发期,企业里每个人都在辛勤忙碌着。研发部办公室里,研发总监吴迎庆坐在电脑前紧盯屏幕,仔细分析着刚刚实验所得大量数据,为下一次实验做更好的准备,鬓角上银亮的白发在阳光下闪耀着别样的光辉。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类企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投资周期相比大多数行业来说都长,很多人会因为看不到短期效益而选择其他企业,但吴迎庆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岁月贡献给了花园药业公司。吴迎庆认为,花园药业公司的目标方向都非常明确而坚定,“销售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布局理念及相关工作开展也是有序进行,加上员工待遇不断提升,这都给他树立了一直干下去的信心,希望自己能为企业踏上更加美好征程添光增彩。
“每个产品的成功开发,都是在一次次不断的试错中得到的。”36岁的吴迎庆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6月加盟花园药业公司后就一直从事研发相关工作,用自己所学知识与同事们一起为企业出谋划策,在无数次的实验与纠错中完成一项项新药研发,亲历了几乎所有产品的开发全过程。随着技术能力不断积累提升,工作能力愈发扎实稳健,吴迎庆在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为了企业核心研发团队的重要一员。
有付出才有回报,有作为才有地位。吴迎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坚持”,也正是因为他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对研发工作的钻研与执着,才收获到如今体现价值的自豪感和真切的美好生活。今年2月,花园集团在2022年工作会议上表彰7项科技进步奖,花园药业公司揽货了2项,无疑成为了最大“赢家”,其中吴迎庆为主要完成人员之一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特等奖,奖金50万元。
每个产品都是大家智慧的结晶,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左氧氟沙星片、多索茶碱注射液、硫辛酸注射液、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和罗红霉素胶囊……吴迎庆对各药品的功效与数据都能娓娓道来。“一个药品的上市销售,要从市场调研选定对象开始,经过原研分析,然后进行处方工艺开发和质量研究开发,再到商业化生产并做临床检测,最终通过申报拿到批文,整个过程至少要经历四年时间。”吴迎庆介绍道,花园药业公司是多个产品研发同时进行,这给研发团队带来了巨大的任务压力,大家是一刻也不敢放松。
近年来,花园药业公司研发方向顺应了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仿制药,2021年以来,花园药业公司5个品种先后中标国家及广东联盟集采,市场知名度大幅提高,业绩能力得到释放,为企业赢得快速发展窗口期。“现在只是企业翻开发展新篇章的开始,大家都是干劲十足,对工作的要求和标准更高了,都想着不能拖了企业发展的后腿。”说起花园药业公司最近两三年的巨大变化,吴迎庆不禁嘴角上扬,眼睛有光,满怀自豪。
花园新能源公司研发技术中心工程师罗辉
实验室里寻找诗和远方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投入到实业发展中去,实体经济才是国家经济稳步向前发展的基础。”花园新能源公司研发技术中心工程师罗辉向记者表露了自己的殷切期盼。在会议室门口,罗辉刚刚脱下工作用的防尘服,走了进来,略微显得有些腼腆,但一聊起研发生产,罗辉便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言语多了几分。
2018年,1994年出生的罗辉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通过企业校招,入职花园新能源公司。“我大学的专业是应用化学,知识体系和框架上与公司的需求比较对口,但一毕业就投入研发对我来说也算是一项不小的挑战。”罗辉说。谈及自己一路走来的研发之旅,罗辉表示当时公司初创,产品研发也是刚刚起步,困难重重。他认为,公司并不是造不出产品,而是当时还没有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综合的评价体系来对产品进行评估,市场上的评价标准又过于单一和片面。于是,罗辉便自己上网查资料、看书,并与同行业的前辈进行交流,从而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目前我们的团队有七个人,绝大多数都是90后,只有一个80后,研发氛围也非常好。因为都是年轻人,兴趣爱好相投,所以工作交流也非常顺畅,整支队伍都充满了干劲。”罗辉开心地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研发团队。“我们这个工作是枯燥的,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进行创新改进。产品研发周期长,实验测试时间也不短,但一旦投入之后,有了产出,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四年的研发工作经历,罗辉这样总结道。如今,罗辉所在团队研发了两年的应用于5G设备的RTF反转铜箔,正在进行第二轮送样测试,成功之后将进行小规模投产。
铜箔是锂电、电子领域重要的基础材料。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通讯电子等行业迅速发展,都间接刺激了铜箔行业的快速发展,前沿技术日新月异。罗辉表示,自己作为一线研发人员,会通过分析下游企业的客户需求,与同行业人员进行交流,以及参加一些行业论坛、会议等方式,来追逐最新的技术浪潮,防止闭门造车。
“花园新能源公司非常年轻,也正如董事长所言,我们是一家创业型公司,研发团队也非常年轻。我们既要看到未来光明的前景,又要考虑到当前经验积累不足、技术沉淀欠缺的现实情况,只有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升研发能力,才能行稳致远,逐步成为行业领军者。”罗辉说道。
实干兴国,实业兴邦。作为一名一线的研发工程师,罗辉坦言,自己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非常荣幸踏入了这个行业,投身制造业也正是自己所向往的。他最后也再次呼吁广大青年们走进工厂、走进实验室,为实体工业发展奉献青年力量,实现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筑梦的征程中谱写出更加绚烂的青春之歌。
花园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教研处主任兼政治教师吕辉
教出多名高考政治满分学生
“政治是一门具有广泛含义的人文学科,它既能让学生认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哲学思维,又担负着一个德育的使命,书中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都会对学生的人生思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吕辉向记者简单阐述了她心目中对政治学科的理解。
吕辉是花园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教研处主任兼政治教师,今年是她走上三尺讲台的第十年,弹指一挥间,她在黑板前留下了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岁月。
时间回到2012年,1990年出生的吕辉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法学专业,起初她并没有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是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闯荡。然而,在了解到乡村教师资源比较缺乏且国家又鼓励年轻人投身教育事业的现实情况后,吕辉怀揣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向往和一颗热忱之心,放弃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并坚定投身到花园教育事业中,成为了花园技校(现为花园高级中学)的一名政治教师。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吕辉的教学成绩十分优异,在过去两届执教的毕业班学生中,共有四人获得政治满分的高考成绩,所任教班级的期末统考成绩在东阳市均名列前茅。谈到这里,吕辉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与思路:“在课堂上,因为书本的知识还是比较书面的,将生活当中的一些现实案例和时政热点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思考。同时,在大的层面,我会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以发展的眼光发现‘成长的学生’,以容错文化面对‘真实的学生’,以多元评价关注‘具体的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而在德育方面,吕辉表示,作为教师一定要主动地去贴近学生,将师生关系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平等进行交流与沟通。
十年来,吕辉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与痴情,从一个青春懵懂的大学生一步步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谈及自己的成长与收获时,吕辉说:“我的成长离不开一直以来的学习与磨砺,无论是书本、优秀教师,还是学习强国等知识软件,都是我的成长法宝。在这一段旅程中,我也与许许多多的学生共同成长,并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追逐梦想的勇气以及对未来的执着。无数可爱的学生是我教师生涯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认可更是鼓励我前进最大的动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天下风光秀。新时代赋予了新青年更多的机遇,对于未来将要投身教育事业的青年,吕辉给出了自己的寄语:“扎实磨炼基本功,以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花园田氏医院中药房组长邵巧恬
青春逆行尽显责任担当
“熟地黄70克、当归140克、红花70克、蒲黄105克……”5月10日,花园田氏医院中药房组长邵巧恬穿梭在各个药柜间,拉开一个个小方格,用戥秤将中药材精准称量出来,再用黄皮纸按照药量分包成几个药包交给患者,神情专注,动作娴熟。
1994年出生的邵巧恬是花园村花园小区村民,毕业于宁波医药大学药学专业,2015年5月从杭州一家全国连锁药店实习归来,就到花园田氏医院中药房工作至今。“求学在外几年,始终希望能回到家乡,我会一直工作在这里,用自己的所学守护家乡百姓健康。”
如今的邵巧恬,已经能熟练做好中药房的各项工作,掌握几百种药材的药理知识,对医生开出的药方审查复核也是得心应手,也能严格把关好中药颗粒和原药材的进货质量监督,并且能熟练操作机器熬制药材,俨然成长为中药房的多面手。
近两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抗疫成为医院的头等大事,每当周边县市有疫情发生,邵巧恬都会主动请缨参加支援服务,随时待命出发到抗疫一线抗击疫情。为此,她先后4次参加了由医院医护科、院感科、五官科和护理部联合组织的疫情防控防护技能专题培训,并经常到花园村核酸检测方舱采样点做核酸采样工作。就在上个月21日5时,邵巧恬结束采样点核酸采样工作后,就接到了医院6时20分加派到金华市某居民小区做核酸采样的紧急任务。邵巧恬二话不说,在家收拾好衣服就迅速回到医院集合出发。等完成了这次任务回来,她又立即报名参加下一批的抗疫支援。邵巧恬认为,不管是抗疫还是工作,只要有需要,她就应该在哪里,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除了本职工作,邵巧恬还担任花园田氏医院团支部书记。当天上午,恰逢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邵巧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认真观看了整个大会的回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备受鼓舞!不同时代青年有不同使命,不同岗位青年有不同职责,但‘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这始终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我会时刻紧记,倾力奉献于党和人民事业中!”
伟大的事业需要全体青年人的共同参与努力。邵巧恬用行动践行诺言,管理和维护好花园田氏医院青年队伍。目前,花园田氏医院28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医院总人数的1/3,如果以45周岁以下计算的话能占到80%。邵巧恬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积极能动性,组织青年职工参与到医院的各项活动中:结对因病致贫困难家庭,到附近村镇开展义诊,集体观看爱国电影,举办拔河比赛等等,每项活动都有青年团员的身影,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担当谱写时代新篇。
花园村方店小区网格员方玲玲
方格小事只为情系百姓
5月7日早上8时30分,在花园村大楼,记者见到了花园村方店小区网格员方玲玲,她正在和其他网格员一起开会讨论,为第二天浙江省未来乡村成效评价复核小组到花园村实地踏勘做准备。
2013年,1982年出生的方玲玲就和丈夫乘着花园村红木产业蓬勃发展,就在村里办起了红木家具厂,生意越做越红火,企业是越办越大,工作也越来越忙碌。然而,2018年4月,村里找她当网格员时,方玲玲却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了。“虽然会占用平时的工作生活时间,但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值得自己用心用情去做。”从那时开始,方玲玲每天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小区里转转,巡查环境卫生,了解村情民意,要是遇到需要处理的事情就随即处理掉,没解决好,耽搁一会,心里就感觉不对劲。
前些年,政府鼓励百姓办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这有别于花园村已为村民办的农村医疗保险,自费参保后对于大病报销更加有利。方玲玲得知小区内有位老人正准备做心脏支架手术,就赶紧来到老人家劝她投保。老人觉得有村里交的保险就够了,坚决不愿投保。方玲玲觉得不参保可惜了,就一连几天去做思想工作,可都是无功而返。后来,她干脆就找来自己父母和老人家人一起劝说,这才说动老人投保,结果为老人省下了不少钱。
方玲玲每天都要到网格内巡查,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代办服务,积极配合完成镇、村两级安排的各项任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方玲玲主动到小区设卡点排查过往车辆、查健康码并测体温、做好详细登记……一系列工作得心应手,每天还不时在微信群里推送疫情期间的各项政策,如今还经常到花园村核酸检测方舱采样点做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
近两年,花园村大力实施农村数字化改革,建设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智慧花园”项目,方玲玲的工作也有了新变化,得通过学习新方式去管理网格内的事。“现在每家门口都有花园码,我可以直接用手机微信扫出租赁信息来,即便户主不在家,我也能了解房屋的出租情况。”方玲玲介绍道,除此之外,“浙里花园”APP平台上还有智慧党建、阳光村务、共治共享、随手拍、微心愿、村友圈、福利卡、生活服务等各种应用,为自己的网格员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网格员工作要处理的都是些细小而琐碎的事情,但又关系到基层社会的稳定和谐。方玲玲手机上,与网格员工作相关的各种微信群就多达十几个,有花园村网格微信群、出租房的房东群、卫生检查的通报群等,更多的人是直接电话打来向她询问各种事情。“能把小区网格内的事情处理好了,我就觉得特别有自豪感!”方玲玲说,其实也要感谢家里人一直以来对她工作的支持,厂里有丈夫在打理,小孩有双方父母照顾,这样才让她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这份工作中。
今年1月,方玲玲被评为“东阳市优秀网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