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览村城蝶变 传播共富理念 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走进花园开展国情教育活动
观览村城蝶变 传播共富理念
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走进花园开展国情教育活动
6月24日,由金华市外办、浙江师范大学主办,东阳市外办承办的第6期国情教育第二课堂走进东阳,31名来自22个国家的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在花园开展“国情教育 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沉浸式体验,全面、立体、真实地了解中国国情,感受花园村共同富裕的内涵与成效。
距离东阳城区16公里的花园村,有近700年的历史,解放前是一个有名的穷山村,经过发展,而今成为了集工、农、贸、游于一体的“超级大村”、中国十大名村,她就是东阳共富路上“一区一镇一村”中的“一村”。对于花园村,留学生们大多只在新闻报道中略知一二,此行实地参观让大家心里满是好奇和期待。
走进花园村,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智慧化农业、现代化工厂一应俱全,还有被誉为浙江省村级第一高楼——花园雷迪森大世界……看到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完善、乡村振兴全面、共同富裕先行,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君撷惊呼:“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村’!”
产业富民,是花园村共富实践的密码。花园村从1981年创办蜡烛厂和服装厂传统产业起家,经过四十多年的创业创新,现已形成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等五大产业。红木富民产业的兴旺发展,不仅为花园村本地村民搭建了创业就业致富平台,还带动了周边村镇及全国各地6万多人共同致富,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2021年底,花园村拥有个私工商户3190家,其中红木家具与木制品行业就有2148家,占全村总数的67.3%。
生活富足了,村民是一种怎样感受?得知村民们享有30多项福利,如老年人有高龄补贴、大学生有创业基金,村民看病可以报销,村里还开通了免费公交车……城里有的花园村都有,老百姓生活幸福感十足时,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约瑟夫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花园的共富模式值得他们国家学习和借鉴,要深入学习花园的经济发展模式,回去后可以帮助建设自己的国家。
近年来,花园村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涵盖安防、卫生、交通和村务管理的“智慧花园”数字化智治体系建设。发挥村民自治,成立全国首个村级市政管理委员会,设立矛盾调解中心和邵钦祥工作室,以“小事一天内解决、大事三天内解决”的治理机制,实现40多年“小事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选举不拉票、村民零上访”。
在君撷以往的印象里,村庄是小而古老的代名词,道路不宽敞、房屋不高大,这次实地来到花园村,亲眼看见这里的现代化建设、智慧化治理,颠覆了他的认知。“短短40多年,花园村从一个小村庄一步步发展成富裕村,我想这不光需要创造财富的智慧,更需要人们携手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生活富裕、人人幸福的美好生活。”君撷还说,要把花园共富创新理念带回阿尔及利亚,帮助家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