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花园大厦    邮编:322121

传真:0579—86270288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花园新闻>从草棚泥房到别墅排屋 探寻花园村村民的幸福密码

从草棚泥房到别墅排屋 探寻花园村村民的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19-07-01 点击数:7970

暖意融融的五月初,走进花园村,暖风拂面,村中风貌惹人醉。

从进村开始,眼前不见寻常农村的村舍稻田与阡陌纵横,只有宽阔的马路与往来的车流,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住区整洁,村中银行、商业中心、游乐园样样不少——与其说这是一个“村”,不如说它更像一座“城”。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这个藏在浙中山区的小乡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变成了一个经济发达、村民富裕、人人欣羡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18年,花园村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其中,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8.70亿元,花园个私工商户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6万元。

从“草棚泥房穷人家”到“家家户户富人家”,花园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近日,记者蹲点花园村,透过当地村民的日常,探寻他们的幸福密码与致富秘籍。

记忆·在穷困中寻找出路

都说花园村的村民福气好,走进63岁村民邵宏星的家,便可知这并非虚言。

邵宏星的家是一栋三层高的独立小楼,楼下自带一个宽敞的院子。五月,院中的青梅树已经挂上了青涩的果实,墙角的万年青长势旺盛,花坛里开着红艳艳的花。

邵宏星笑意盈盈地介绍,小楼只有夫妻俩住。儿子已成家,住在附近的一个别墅区,平时走动也方便。作为村民,夫妻俩享有建房补贴、数字电视收视费、电话月租费等30多项劳保福利,“每月还能免费领大米、猪肉、鸡蛋和食用油,日常生活根本吃不完。”他的语气中充满骄傲。

眼前的场景,让外人很难想象几十年前花园村的穷困景象,但土生土长的邵宏星却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前,几乎村里所有人都住在泥墙房,肚子填不抱,生活靠抓泥鳅、劈柴卖了换钱,到70年代末村里还没有电,碾米、喝水都要靠隔壁村。那时候和周边村比,花园村简直是最落后的一个。”在花香扑鼻的自家院子里,邵宏星颇有感慨,“当时哪能想到,日子能变这么好。”

花园村村民的好日子,与村中一位带头人密不可分。他叫邵钦祥,是花园村党委书记,也是花园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

困则求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邵钦祥就开始担任花园村党组织负责人,寻找乡村发展的新途径。

1981年5月,邵钦祥等人联合开了一个蜡烛小作坊。那年春节,花园村家家户户分到了“花园”牌红烛。摇曳的烛光让贫穷的花园了看到了希望的光芒。邵钦祥发现,只有办企业,才能解开困扰花园村的贫困之结。

当年10月,邵钦祥成立了花园服装厂。到1991年,他还联合46家户办、联办企业成立了花园工业公司……立足花园村,踏踏实实走到如今,花园集团已经成为一家拥有50家全资和控股公司的国家级企业,产业覆盖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基础材料、新能源、建筑房产、红木家具等众多领域。

(下转第2版)

企业盈利了,便反哺农村。邵钦祥说:“每一年,企业都会拿出利润投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中去。”在年复一年不求回报的投入下,花园村的道路通了、楼宇渐多、商铺渐起,村民们的收入增加,村里“以工强村、以商兴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创业致富路也越走越宽。

奋斗·集体搭台全民创业

在花园村,“生活靠集体,致富靠自己”是一条准则,渴望过上好日子的村民邵清君深谙其道,选择了后者。

花园村大部分村民住着同样的房子。小区楼房红白相间,三到五层不等,数户连成一排,数排连成一片,就像城市中的排屋。邵清君的家便掩藏在这样的小区中。

推开他家的门扉,发现里面别有洞天,精致中透着花园人家特有的富裕。一楼的小院中,置有假山、鱼池、迎客松,屋内的客厅中,沙发、茶几、长桌、靠椅皆用红木制成,连墙和天花板也有红木装饰。

红木,是邵清君辗转大江南北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事业。17岁那年,青涩的邵清君便跟着同乡人南下,到广东的红木家具厂做油漆工。尔后数年,凭借一身技艺,他辗转安徽等地,企图寻得立业之地。

然而,数年打拼,直到回到花园村,他的事业才开花结果。2008年,恰逢花园村大力推动红木产业发展,他便在家乡设厂搞起自产自销。

“工厂刚开设时,为了外出找到好的原料,爬火车、睡过道、住破旧小旅馆我都经历过。”邵清君说,不过现在,他再也不用经历奔波之苦,在花园村家门口,就能买到原料搞生产,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他的企业年产值已达千万元。

红木家具产业是花园村集体搭台、全民创业致富的重要奥秘。2004年底以来,借助东阳木雕的工艺优势,花园村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红木产业。其中,花园集团投资建立了花园红木家具城与花园大型木材市场,前者是全球最大红木家具专业市场,后者是全国最大名贵木材交易集散地之一。

从原材料、设计、生产到销售,花园村的红木家具产业链日臻完善,越来越多村民,甚至外地人也加入到红木家具产业创业行列。2018年底,和邵清君一样依靠红木家具产业为生的花园村个私工商户达2398家,占全村个私工商户总数的68.3%。红木家具产业从业者已成为花园村全民创业致富的主力军。

生活·吸引外来青年安家

外来人口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在花园村,这一数据超过5万。

1993年出生的张小琴是五万分之一。这个大眼睛、白皮肤的可爱姑娘来自距离花园村15公里外的东阳市画水镇。2016年杭州的大学毕业后,张小琴来到花园村,入职花园集团,从事文职工作,过着和城里小白领一样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

漫步在花园村中的吉祥湖畔,她向记者述说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城市中不时被焦虑缠身的年轻人相比,她在花园村的日子多了几分惬意。村中消费不高,电影院、购物综合体却能为生活品质提供保障。下班后,她会和朋友去逛街、看电影、吃美食,有时候,还会直接开车回家和父母吃晚饭,“20分钟就到了,完全没有堵车的烦恼。”

2017年,张小琴还在花园集团遇到了和自己的另一半。今年初,双方已经领了结婚证,“未来,我们想把家安在花园村,在这里继续奋斗,享受甜蜜的生活。”

花园村的吸引力,源于花园村不断发展壮大。经过早期奋斗,富裕起来的花园村并没有轻舟独桨,而是经历了两次并村,在先富带后富的路途中不断前行。

2004年,花园的“富裕”已名声在外,农民人均收入达3.6万元,是1978年的413倍。当年底,着眼于发挥花园村的先富带头作用,东阳市调整行政村区划,将花园村与周边9个村合并,组建新花园村。

2017年3月,花园村迎来第二次并村,周边另外9个村再次并入。并村后,花园村域面积已达到12平方公里,原19个村改为19个小区。通过整体搬迁、整体拆建以及旧村改造等建设行动,一个全新的大花园村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与此同时,花园村的人口也从最初的400多人变成了13879人, 算上外来人口,如今,花园村全村常住人口超过6.5万。

“我们要把花园村建设成世界上最富有、最美丽的农村,让花园村民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幸福的农民。希望每个人在花园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想创业的创业,想上班的上班,想做生意的做生意,大家都能在村里实现自己的价值。”邵钦祥说,这是他的梦想,也是花园村正在发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