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关注
3  4  
花园集团榜上有名
花园村之路 黄沙变珍珠
新生报到家长开会
举行大班毕业典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花园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村之路 黄沙变珍珠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70年·70村从乡村振兴看祖国发展”暑期实践团的花园印象
2019-07-05

    花园村沉淀着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承载着中国近现代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镌刻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功勋和历史印记。一直以来,花园村以“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宗旨来开展工作,村领导及干部带领花园人跟着党走,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其发展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花园村领头人邵钦祥。

    邵钦祥,男,1954年9月出生,现任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高级经济师,任东阳市人大常委、金华市工商联副主席、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全国当代优秀改革家、中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乡镇企业功勋企业家、中国功勋村官、中国经营大师、全国优秀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省十大时代先锋、省劳动模范、省首届金牛奖、省奔小康带头人、省优秀企业家等诸多荣誉称号。

    1981年以来,在邵钦祥的带领下,花园村经过30多年的创业创新,以“强党建、抓工业、兴产业、惠民生、善治理”为重点,做到五个“不动摇”,实现了从“两创”到“两富”再到“两美”的华丽转型,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样板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8年,花园村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拥有个私工商户达3508家,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6万元,是金华市首个且唯一的税收超3亿元村。

    以经济为依托

    花园村在经济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以花园集团为龙头的许多企业积极开拓业务,创新产业,加强产业链,紧紧围绕“把花园村建设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榜样,把花园集团打造成为国际化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愿景,以推进工业化为重点,以优化升级为主线,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物与医药、新型材料与电子、红木家具与木制品制造、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建筑与房地产等五大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科学化、规模化、效益化,推进花园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花园集团是国家级企业集团,目前有50家全资和控股公司,是全国文明乡镇企业,名列“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20位、“2018浙商全国500强”第65位、“2018浙江省百强企业”第66位、“2018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43位、“2018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38位,还荣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强、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等权威榜单,曾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突出贡献企业”“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开拓创新奖”“全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贡献奖”“全省百家转型升级引领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

    以人民为中心

    邵钦祥几十年如一日,立足花园、扎根花园、倾情花园、奉献花园,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发展的主张和举措,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成功解放了花园人的思想。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一生的追求,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是我一生的愿望;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建设新农村,要牺牲一代人的个人利益,要辛苦一代人……在他的率先垂范下,花园村党员干部坚持“奉献、公正、公平、公开”的办事原则,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目前,花园村村民享有建房补贴、奖学金制度、数字电视收视费(单向和双向)、电话月租费、特困户补助等30多项劳保福利;村民子女上学实行16年免费教育制,从幼儿园到高中书学费全免,回村创业的博士生每年奖励5万元、研究生每年奖励2万元、一本本科生每年奖励1万元;老年人享有高龄补贴,100岁以上的每年1万元、90至99岁的每年5000元、80至89岁的每年2000元,所有村民均可免费进入花园村任何景区;村民在花园田氏医院看病,除农医保报销外自费部分的50%由村里承担;村民每人每月发放大米、猪肉、鸡蛋以及食用油等;村内开通免费公交车……不仅如此,花园村还出台引进高级人才政策,符合条件人员可以落户享受村民福利待遇,每年发放1万元至6万元不等的奖金,还能领到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人才购房券,甚至安排300平方米以上的别墅一幢,为乡村振兴以及企业腾飞提供人才保障。

    以文化为灵魂

    乡村文化传承也对花园村的振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农村博物馆里,我们还感受了农村变迁的文化。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具,器具的变化见证的是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温饱、小康到新型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改变展现的是农村发展目标的与时俱进;农村民俗馆中的生活器具、农耕农具、农家物件等述说了农村记忆,是农村历史文化遗存,体现了花园村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敦厚。

    花园村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打造先进花园文化、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创办了花园党校、花园中学、花园幼儿园以及全国农村最高端且从幼儿园到高中16年一贯制的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充分利用这些场所进行村民素质教育和文化培训;成立了舞龙队、秧歌队、腰鼓队、篮球队、健身队等,经常性地举办文体活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做到全面动员、人人参与;组建了花园艺术团为村民、员工以及游客表演节目;建设了高标准、高品位、高档次的花园文化广场,包括中国农村博物馆、花园游乐园、花园剧院、花园图书馆等,还打造了全国一流的党群服务中心和职工活动中心。

    此外,花园村还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农民体育运动会,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高大上“村晚”,编制“花园村民读本和村规民约”、《花园村志》以及《花园之歌》,出版每月三期的《花园报》并开辟新媒体矩阵,每年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大讨论以及组织“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推进文明村风、家风、民风的形成,增强了全村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和造就了一代新型农民。30多年来,花园村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选举不拉票、村民零上访,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诚信村、文明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报 关注 00003 花园村之路 黄沙变珍珠 2019-7-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