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关注
3  4  
获金华市劳模称号
湘江战役:在至暗时刻探寻希望曙光
花园揽获多项殊荣
中国共产党党史
推介职工疗休养基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花园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共产党党史
2021-05-05

    1933年

    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因在上海无法立足,被迫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

    1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川北后,在当地党组织、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开辟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1月17日,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扩大侵略,占领山海关,向华北进犯的形势下,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表宣言,提出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协定。

    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情况和我们党的任务》。

    2月7日,川陕苏维埃政府在通江成立。

    2月8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在粉碎敌人四次“围剿”的决战前面党的紧急任务决议》,要求“最大限度的扩大与巩固主力红军,在全中国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

    2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为了推行“左”的政策,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作出《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指责福建省委“形成了以罗明同志为首的机会主义路线”,并宣布立刻撤销罗明的省委代理书记及省委驻上杭、永定、龙岩全权代表的职务。

    2月-3月,国民党在结束了对鄂豫皖、湘鄂西的第四次“围剿”后,调集三十多个师的兵力,分左、中、右三路,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灵活运用前几次反“围剿”中的经验,采用大兵团伏击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在黄陂、草台岗战役中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人,缴枪万余支,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红军迅速扩大到八万多人。

    5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党员)、方振武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并通电全国,主张联合抗日,收复失地。

    6月中旬,中共临时中央提出“分离作战”的错误方针,将红一方面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后称中央军)在抚河、赣江之间作战,一部分编为东方军入闽作战,企图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取胜,进而夺取抚州、南昌等中心城市,实现革命在江西和邻近省区的首先胜利。

    6月中旬,红军独立第十七师(由湘赣红八军改编而成)和红十八师合编为红军第六军团。当时未正式建立军团的领导机构,暂由红十七师负责人统一指挥。

    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南昌起义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7月11日,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八一”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其中50万兵力用于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9月28日,敌人采用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术,占领了黎川。

    9月,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来到瑞金。博古和李德在一起直接控制了红军的指挥权,推行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先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遇到挫折后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11月,为了总结苏区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经验,给即将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准备,毛泽东先后到江西兴国长冈乡、福建上杭才溪乡进行调查工作,并写了《长冈乡调查》(原题为《乡苏工作的模范〈一〉――长冈乡》)和《才溪乡调查》(原题为《乡苏工作的模范〈二〉――才溪乡》)。这两个乡政府在领导人民进行生产建设、民主建设和支援革命战争等工作中成绩突出,被毛泽东誉为“真正模范的乡政府”。

    1934年

    1月15日-18日,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召开六届五中全会。全会讨论了博古关于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陈云关于国民党区域中的工人经济斗争与工会工作的报告、张闻天关于中国苏维埃运动与它的任务的报告。

    1月18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五中全会政治决议案》等文件。

    1月22日-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到会代表693名,候补代表83名。

    4月20日,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经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呼吁中华民族武装自卫,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5月,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总会在上海成立。

    6月19日,中共湘鄂西分局在沿河县枫香溪举行会议,决定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

    7月21日,湘鄂川黔边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

    8月7日,红六军团在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中央代表任弼时和萧克、王震组成的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领导下,为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

    8月12日,红六军团在寨前圩召开誓师大会,并正式宣布军政委员会和红六军团成立,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

    9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民大力支持下,经过十个多月的苦战,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共毙伤俘敌军八万余人。

    10月21日,中央红军主力开始突围。至25日,中央红军各部从信丰南北先后渡过桃江,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11月11日,在敌军进行围攻的情况下,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决定由省委委员高敬亭领导部分武装组成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转到外线开辟新的根据地。

    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

    12月31日晚至1935年1月1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举行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决定强渡乌江,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革命根据地。 (未完待续)

    风雨兼程 百年党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报 关注 00003 中国共产党党史 2021-5-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