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东阳市领导走访看望邵钦祥
花园村成为上海财经大学首批劳动教育基地
花园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
花园教育向阳花开 高质量发展结硕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花园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7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村成为上海财经大学首批劳动教育基地
邵钦祥受邀传授共同富裕经验
2021-07-06

    本报讯(记者王江红)6月28日上午,伴随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宣布,标志着上海财经大学2021年千村调查正式出征。出征仪式上,花园村成为上海财经大学首批劳动教育基地,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与花园联合党委书记、花园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花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邵钦祥共同为基地揭牌。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指导组组长朱崇实等,上海财经大学全体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2021年千村调查项目组、培训组、工作组、宣传报道组和成果转化组主要负责人,以及调查辅导员和600名参与学生出席出征仪式并共同见证。其间,邵钦祥以《建设现代化美丽村城  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为题,采用图文并茂的PPT方式,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以及学生主讲花园村共同富裕道路,并传授共同富裕花园经验。

    邵钦祥表示,今年6月初,花园村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一届全国“村长”论坛,这是全国“村长”论坛时隔十五年再次回到花园村,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基层代表、少数民族“村官”代表以及“三农”学者专家等1200多人相约花园,共同探索“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  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的新路,同时花园村共同富裕道路与经验备受广泛关注。

    就花园村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邵钦祥指出,花园村一是以“产业兴旺”为前提,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了多个全球和全国之最,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二是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推进两次并村旧村改造,让村民家家住新房、人人有事干、户户在创业,实现村庄建设高质量;三是以“治理有效”为保障,党员干部带头遵循“奉献、公正、公平、公开”办事原则,创下40年“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村民零上访”纪录,实现社会和谐高质量;四是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实行“生活靠集体、致富靠自己”,让村民享受31项劳保福利,实现村民生活高质量;五是推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加快花园“农村”变成“城市”的步伐,持续推进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共同富裕。他还介绍了花园村“十四五”规划的“8532”目标和“136”工程,力争让花园村成为“世界名村”“世界强村”和“中国农村第一城”。

    同时,邵钦祥向上海财经大学学生们提出殷切希望,一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二要不忘初心,主动作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意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各行各业中做好本职并创出事业,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三要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磨合,增长本领,积极到农村去、到基层去。要干一行爱一行,要学一件成一件,立足岗位、敢闯敢干,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邵钦祥也真诚地欢迎上海财经大学学生们来花园实践、来花园工作、来花园创业,并表示花园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平台。

    据悉,“千村调查”项目是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分别以“我国农村基本状况调查”“农村文化状况调查研究”“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等为主题,已成功组织实施十三期,不仅积累了庞大的数据资料,而且形成了数千篇调查报告。“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千村调查”项目是以 “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项目,旨在通过专业的社会调查获得我国“三农”问题的数据资料,形成调查研究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供国家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同时“千村调查”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财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重要内容,是集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报 要闻 00001 花园村成为上海财经大学首批劳动教育基地 2021-7-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