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综合新闻
3  4  
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
传统产业起家 发展迈向集团化
新兴产业集聚 引领持续高质量
花园生物榜上有名
科技产业转型 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花园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9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科技产业转型 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1-09-17

    从1981年办服装厂到1993年成立集团,花园集团办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产品,企业进入艰难的维持阶段,产值一直停留在2至3亿元之间。1993年,邵钦祥在多次出国考察后提出这一重要启示:“必须实施高科技战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铸造企业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赢来辉煌的明天!今后的发展,企业一定要上高科技项目。”

    然而,要选择什么样的高科技项目,又该如何来实施高科技战略呢?邵钦祥身为农民却最终与中科院结缘。1996年,在中科院参展的10多个高科技中,邵钦祥独具慧眼选择了维生素D3项目。当时,维生素D3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其生产技术被国际三大公司垄断。“维生素D3项目一旦研发成功,自然能得到高回报,研发需要高投入并具有高风险。”后来曾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劝说过邵钦祥,可他坚信中科院的实力。1996年6月,花园集团毅然与中科院感光所(现为理化所)签订了共同开发维生素D3项目协议。

    搞高科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研发维生素D3项目期间,邵钦祥的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资金投入就像个“无底洞”,再加上原有传统行业利润下降,使企业发展一度走入低迷状态。有人劝邵钦祥慎重行事,有人说邵钦祥瞎搞一通。但邵钦祥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发展高科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不懈努力,中科院终于研究出了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合成路线,具有步骤少、产率高、成本低的三大优点。2000年5月,邵钦祥又斥资2000万元一次性买断维生素D3生产技术,还成立花园生物公司并在花园村建厂。2001年,维生素D3投料试产成功。2003年开始,维生素D3系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可以说,维生素D3项目的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是中科院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为中国民族工业竖立起一座丰碑。

    2014年10月9日,“花园生物”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了花园村首家上市公司。如今,作为花园集团生物医药产业代表企业,花园生物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全国示范站,“花园”牌维生素D3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中石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花园生物公司正致力打造完整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业链。去年11月,总投资103.6亿元、总用地1600亩的花园集团(金华)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一期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投产,致力建成百亿级生物医药科技园,花园生物公司作为首家入园企业着力打造五大类产品的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报 综合新闻 00002 科技产业转型 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1-9-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