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综合新闻
3  4  
把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畅叙赤子爱乡之情
共商家乡发展大计
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共同富裕
感受花园共同富裕
打造乡村旅游“东阳样板”
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建设智慧农田赋能东阳“三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花园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9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建设智慧农田赋能东阳“三农”
2021-09-24

    “数字技术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能创造价值。农业是数字资源最丰富的行业,农民对数字技术需求非常迫切,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手机是新农具,数据是新农资,直播是新农活,传统农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未来农业则是面朝屏幕背朝数据。未来农业的发展总体来说有两个转变,一是科技强农方面由‘传统农业’向‘智慧绿色农业’的转变,二是机械强农方面从‘过度依赖人工’向‘以机器为主’的转变。”在第三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论坛上,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所长吕晓男围绕数字农业及其高质量发展,为乡贤和嘉宾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

    为什么要建立东阳智慧农田大数据系统?吕晓男认为,东阳耕地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后备资源贫乏等情况,而耕地数量与质量是粮食数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的焦点,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东阳市“三农”工作成果展示和管理决策创新的平台。建立东阳智慧农田大数据系统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需要,也是解决“种子与耕地”问题的实际行动。通过农田大数据系统,摸清耕地数量与质量及其存在的问题,可以让有限的耕地资源支撑东阳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论坛上,吕晓男详细介绍了东阳智慧农田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农田信息“一张图”构建与应用、数字农田驾驶舱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东阳市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粮食功能区“非粮化”管理等11个应用。11个应用各有功能与作用,比如粮食功能区“非粮化”管理应用,通过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的数字化管理,实现“非粮化”整治进展的实时上报,同时自动形成分级分区分类的整治台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报表比对、遥感监控,全面实现“非粮化”现状、整治与监管的智慧管理。

    “打造智慧农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省农业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工作,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吕晓男看来,智慧农田能提高农作效率,解放农民的双手,提升大众幸福感,满足大众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智慧农田建设过程中要重点以我市农田数据应用为核心,搭建市、乡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实现全市农田“建、管、用”的智慧管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报 综合新闻 00002 建设智慧农田赋能东阳“三农” 2021-9-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