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关注
3  4  
提升企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劳动“进课表”
更要“有实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花园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劳动“进课表”
更要“有实效”
2022-05-14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日常生活劳动任务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

    无需否认,现在一些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生怕孩子吃苦,很少让孩子劳动;一些学校片面追求文化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生存能力及劳动技能的教育。而劳动教育的缺乏致使很多中小学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未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劳动教育纳入课表,以有效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一定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劳动“进课表”,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对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学校要因地制宜设置“劳动清单”,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校园清洁美化、教室规范整理、个人生活技能训练以及校外“共享田园”体验农耕生活等不同的情境中锻炼劳动技能,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自立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更能在解决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劳动课要“有实效”,教育评价必须硬起来。劳动教育“进课表”只是第一步,要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劳动的珍贵和不易,树立尊重劳动付出、爱惜劳动成果的自觉,必须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甚至可以考虑把劳动教育课纳入中考、高考“必考课”,并提高劳动技能占中考、高考总分的比重。只有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才能真正使劳动教育评价硬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及家庭,更加重视劳动教育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不再“重文轻劳”。

    总之,劳动教育不仅要“进课表”,更应该“有实效”。劳动课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更能调剂孩子的生活情趣,有利于增进健康、增长才智。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育人合力,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传播勤劳、创新、奋斗的劳动精神,共同为全社会的美丽、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报 关注 00003 劳动“进课表”
更要“有实效”
2022-5-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