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翻看一本画册,一帧帧画面,浓烈的色彩勾画出的场景让我遥想起八百里外的家乡原野。 这个时候,正是繁忙的秋收时节。记忆里,天气总是那么晴朗,阳光照在万物上,亮得像银,刺得人睁不开眼。天空是那么高远辽阔,田野上的庄稼,更显得一望无际,绵延到天边似的。 祖母和四老太太坐在门口摘花生,一颗颗摘得仔细。这是她们在秋收时节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她们都已经八十多岁了,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可是勤劳了一辈子的她们闲不住,只有手里忙些什么,仿佛才触摸到活着的真实。 她们摘着花生,时不时要仰望一下高阔的云天,苍老的脸上绽放着感恩的笑容,嘴里念念有词,感谢老天爷赐给人间的好天气,并祈求在收获庄稼的这半个月里保持好心情,顺风顺水的,不要生气,不要刮风下雨,让农人们把庄稼顺顺当当收到家中。 调皮的孩子们听了,总忍不住想笑。可看着祖母和四老太太郑重的面容,又不敢笑。我竟一下子有几分惶惑了,甚至被打动了,也虔诚地端起小脸,默默祈盼一切顺遂,田里有了好丰收,餐桌上的食物也便会丰富一些。 祖母的身体硬朗一些,还能骑三轮车。当秋风挥着时间的彩笔在田野上挥毫泼墨的时候,她总慢悠悠地骑着三轮车到田野里观赏这幅自然大作。 有一回,我在院子里看父亲从城里带回来的一本画册,一时看得入迷,恰巧祖母让我陪她去田地里转转。我很不情愿,小声嘟嘟着,不就是那些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吗?您都看过一万遍了,有什么好看的。祖母朗声笑了,说,走,看看去,你那本画册再好看,也没有咱们这本大地画册好看。她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突然间为自己随口说出的“大地画册”兴奋不已,后来她就常常用这名字叫我们秋收时的庄稼地了。 往东走,出了村庄是一片林子。林子很大,正好把我们的村庄围在里边,忠诚地护卫着村庄。走出林子,眼前豁然像翻开了一页油画,像是走进了一幅名画中的小镇。那是紧邻着林子的自留地,各家一小块,根据喜欢的风格,打造成赏心悦目的小菜园,有用木槿树作篱笆的,有用竹子作篱笆的,也有用树枝作篱笆的……都是乡村司空见惯的,可是有了秋风带来了的天然染料,南瓜的金黄、茄子的绚紫、辣椒的火红……菜园里色彩的丰富磅礴,汇聚成夺目的彩球,让那些普通的篱笆沐浴上了了不起的光辉,似乎它们环抱的是世界上最美的秋天。 连接着最美秋天的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大块的庄稼地。一片片成熟的散发着金黄色泽的大豆,一片片散发着沉静气息的花生地,一片片挺拔的镶嵌着沉甸甸玉米棒的玉米地,一片片绽放着白若云朵的棉花田……在蓝得清莹透彻的高阔天宇下,连绵起伏,绵远到天际。 祖母把三轮车停在地头,她迈着小脚在庄稼地之间的小径上来来回回地走着,遥望着辽阔的秋日田野,苍老的脸上舒展着平静的笑容,眼神是从未有过的清亮,饱含着对大地画册的虔诚和敬畏。 我跟在祖母身后,顺着她的眼光打量这片朝夕相见的田野,小小的内心仿佛成了一朵徐徐舒展的云,一点点打开,一点点蔓延成无边无际的辽阔。这看似平淡的庄稼地竟蕴藏着神奇的力量和光辉。 (耿艳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