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艺苑
3  
4版
新年是一场华丽奔赴
砍柴草的
日子
《初冬小村》
艺 苑
《比翼双飞》
《庆元旦》
老家麦磨
《牛肉飘香》
冬日归乡
满月之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花园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人生百味
砍柴草的
日子
2025-01-02

    寒风簌簌,渐入深冬。望着远处的山峦,我想起小时候砍柴、挑柴、装运柴草的日子。

    老家原居深山冷岙密林、常有白云飘逸,那里是舟山本岛稀有的崇山峻岭。走进此地,人们恍如来到大陆区域的大山深处。其实,从高山腰往外张望,海岸近在咫尺,穿梭的船只时时隐约可见。

    山林地带,每一片均有使用权归属。在燃气尚未普及之时,人们烧火取暖的只有稻草、柴草、木头。那时城里不少人家还有煤球可用,农村人凭借房前屋后的山林,在每年秋冬季节,上山砍柴,用于烧饭煮菜。

    一座座山上的柴草归属,不仅仅是属于山脚边的村落,相当一部分属于周边甚至更远的村落家庭。于是砍柴时节,邻村的劳动力,三五成群,带着扁担、绳索、柴刀等工具,起早摸黑,来我家附近的山上砍柴。有暇时,我偶尔也加入过砍柴大军行列。砍柴绝对是苦活,右手拿着类似镰刀的柴刀,左手抓住柴草。这些柴草,大多是硬的柴棒,有的植物还有齿、有像刀片一样的芦柑叶片,抓下去,往往手心一带甚至手背皮肉被刺破、割破,出血、流血,是个很正常的现象。

    山大多比较陡,有的柴草甚至就在悬崖一带,砍好的柴要挑下来,确实考验功夫。如果走路不小心,或脚底打滑,连人带柴会滚下山去。但那时的人们都很经得起摔,翻几个跟斗后爬起来,找到滚散的柴草,哈哈一笑,继续小心翼翼地挑。我也挑过柴草,分量虽不重,但挑过之后,感觉肩膀要疼好几天。

    柴挑到家里后,就堆放在一片空旷地叠起来。这些柴,自己烧还是次要的,每到冬季,远处乡镇的人们就开着大大小小的拖拉机或运输车,来到我们这里来买柴草。他们买去用于砖窑厂烧制砖瓦。

    那年代,自家炊事用的柴草,很大一部分还有松树的针叶。落在柴草间的针叶,是用一种如钉耙般的竹耙去梳的。半天功夫,往往能梳一大捆,根据自己的力气情况,梳叶的农家人或背或挑,如果有些湿的还得用日头晒一下。这类柴草,因为松叶有油,放入灶头,烧起来有时会发出滋滋的声响,这一刹那,火一下子也会旺起来,感觉过瘾。

    岁月如歌,光阴如水,砍柴的情景俨然至少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后来,随着燃气的普及,农村人再也不用盯着一亩三分山林地,苦苦的砍柴,险险的挑柴,累累的装柴,望穿秋水,盼着外面的拖拉机来运柴,指望着有限的柴草给他们带来可怜的收入。家乡那些崇山峻岭,再也不会出现“光头”景象了,已有许多年没人去砍柴了,草长林悠山更美,山上各类灌木、树木郁郁葱葱。

    近两年,山间道路逐渐修到山顶,山顶、山腰还有茶吧、休闲屋、民宿,这绿色的大山山顶,被冠以各种有文化意蕴的名称,有的已开发成景区,有的俨然成为旅游打卡网红点,这可是过去人们所不敢想象的。

    山林的老黄历,那是抹不去的艰苦岁月,曾经被年年收割的一座座山头,如今终于用另外一种方式,给山民带来一种悦目的享受,展示着一道道甜蜜的风景。

    (林上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新闻 艺苑 00004 砍柴草的
日子
2025-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