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秋珍
编者按:“花园杯”第四届东阳市原创文学大赛圆满举行,来自东阳及各地文学爱好者的39件不同题材作品获奖并受表彰。为展现创作成果、分享优质内容、反映发展变化,现我们将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作品予以选登,以飨读者。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河在她心里欢快地流淌。只要站在河边,她就觉得心里在咿咿呀呀地唱歌。那份沉静和欢喜几乎让她忘记了一切。那时候,她并不知道那是一条河,一条影响了她一辈子也影响了家乡的河。
她叫邵诗诗,是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人,一位花一样的姑娘。
她的人生,像名字一样富有诗意。
很小,邵诗诗就展现出了对画画的热爱。五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她一盒彩色铅笔和一本素描本。从此,邵诗诗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她用稚嫩的小手握着铅笔,在小小的素描本上画着她眼中的世界。一朵小花、一只蝴蝶、一片云彩,都成为了她笔下的美丽风景。
她会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用细腻的线条将它们一一呈现。有时候,为了画好一只小鸟,她会在树下静静地观察几个小时。
2016年的一天,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花园村三千红木匠人一齐献艺,以他们精湛的技艺诠释着“工匠精神”。那精美的木雕作品,仿佛有着生命一般。每一道刻痕都蕴含着深情,或温柔,或激昂,或喜悦。邵诗诗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从此,邵诗诗的心里,河水泛起了新的浪花。
为了提高自己的雕刻水平,邵诗诗去花园图书馆借来了专业书籍。《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中国东阳木雕》《木工雕刻全书》《中国木雕精神谱系》等,几乎每一页都承载着无数次的凝视与思索。
在一个阳光和小鸟一起跳舞的早晨,邵诗诗来到了花园村西田小区的吕志华木雕工作室,说明了来意。
吕志华是邵诗诗父亲的好友。他对邵诗诗的艺术热情连连夸奖。他环顾工作室的一件件红木家具,说道:“近几百年的中国,有两件东西被海外华人视为国粹:一是京剧艺术,二就是红木家具。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木雕工艺,赋予了红木家具更高的艺术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说话间,他拿起一块木材,说:“俗话说,三分料,七分工。我们要根据作品的需求,挑选质地合适、纹理美观的木材。比如这小叶紫檀,密度高,油性好,适合雕刻精细的作品。”邵诗诗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
“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灵魂是榫卯结构。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一榫一卯,一阴一阳,可合二为一,可一分为二;遵天地之道,因二成材,遵人为之道,因材二成器。”
“嗯嗯,这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理念,有相似的逻辑。”
“你很有慧根。”吕志华点点头并说道,“雕刻纹饰必须在认榫完成后进行。红木家具雕刻的形式有平地雕、透雕、圆雕、镂雕、双面透雕、锦地浮雕、透空浮雕等。每一种形式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红木家具的全部工艺,雕刻工艺就占了一半以上。雕刻出的成品要求花根清晰,花形活泛如真非真,非真胜真,线脚一统,上下吻合,左右相称,凹凸有序,平光无疵等等。”
“艺深无境,勤作深就,才得真谛。”吕志华话锋一转,做了小结。
邵诗诗的手轻轻比划起来,仿佛在艺术之河里穿梭的鱼儿。
2
此时,阳光从工作室的雕花窗棂倾泻而入。地面也仿佛有了美丽的作品。
吕志华让邵诗诗在工作室四处走走。
就这样,她看见了年轻男人——蒋睿。
此时的蒋睿,正端详着一块尚未雕刻完成的木料,思考着下一步的雕刻方案。
邵诗诗的目光,落在蒋睿身上。蒋睿抬起头,两人四目交汇。
世界,瞬间安静了。
邵诗诗率先打破沉默,说:“您是吕老师请的师傅吗?”
“不不不,我是——学徒。”不知道为什么,蒋睿说得磕磕绊绊。
“这是你的个人工作室吗?”
“不是——是。”说话间,蒋睿的手臂碰到了旁边的一个工具架,一些工具哗啦啦地掉落在地。
邵诗诗连忙蹲下身子,准备去捡。
“小心!这些工具太锋利了!”
邵诗诗看着一双纤长的手,一一捡起工具,搁回工具架。
她环视这间时尚的工作室,发现它的主人穿着纯棉T恤,上面有一个刻刀的图案。工作室北边的一个角落,放了一件木雕作品。这个木雕呈红紫色,黑红色底座上,一只凤凰立在一根柱子上。凤凰羽翼舒展,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羽毛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尾羽如华丽的彩带,飘逸而富有韵律感。整个作品散发着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
邵诗诗近前一看,看到了木雕的名字:凤舞龙随。
“这件木雕作品——”邵诗诗欲言又止。
原来,这是蒋睿祖父收藏的木雕。
蒋睿从小就对木雕感兴趣,也在行内有一定的建树。祖父九十岁生日那天,他郑重地将《凤舞龙随》交给蒋睿,说:“这件木雕只有凤没有龙。这是一件残缺的木雕。帮爷爷找到另一半,好吗?”
蒋睿扛着重托,从福建来到了浙江。他听闻东阳是木雕之乡,花园村是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汇聚了众多技艺精湛的木雕艺人,就辗转来到了花园。
只见花园村宛如一幅宁静秀美的水墨画卷。白色的墙壁纯净如雪,黑色的瓦片错落有致,它们以独特的气质书写着花园村奋斗的辉煌篇章。
罗溪如一条丝带,从东往西穿过村庄。溪水清澈见底,水草蓬勃,鱼儿畅游。两岸,繁花似锦,绿草如茵。
吉祥湖,又称“小西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花园村的怀抱中。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倒映着花园村的传奇色彩。
也倒映出蒋睿不安的心绪。
他想起老师的话。
彼时,吕志华端详了《凤舞龙随》良久,说:“从雕刻的技法上看,它融合了浙江东阳平面浮雕技术和福建立体圆雕手法。但从整体雕刻手法和木质的特点来看,它应该属于东阳的工艺。不过,我能力有限,看不出机关。”
蒋睿愁眉不展:“老师,这可怎么办呀?”
“让时间来慢慢解开这神秘之锁吧。木雕之谜,待缘而解。”
3
不久,吕志华承接了一个雕刻五百罗汉的重大项目。
他把这个项目交给蒋睿完成,让邵诗诗当助手。
蒋睿决定用一棵巨樟来完成五百罗汉的雕刻。工程浩大,大得超乎想象。担忧,宛如一层薄雾,笼罩在邵诗诗的心头。蒋睿却如平静湖面上的一叶扁舟。
作为佛教经典题材,五百罗汉在平面雕刻中较为常见,但集中到一棵香樟上,难度非常大。如果多人帮忙,细节很难统一;如果一人完成,不知猴年马月可以完工。
为激发挑战的快感,蒋睿没有设计精细的图纸。他想凭借自己对木材的理解和艺术的感悟,将大致的构思转化为作品,有预设,更有生成。他决定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以及观音、地藏、文殊、普贤菩萨的道场为中心,将福建圆雕与东阳平雕相结合,围绕树身以螺旋向上的方式进行创作,将整棵香樟分四面三层布局。
夏天,蚊虫叮咬,汗流浃背,蒋睿却好像定海神针一样,稳稳地站着,唯见刻刀在木头上游走;冬天,寒风呼啸,吹得大棚呼呼作响,蒋睿拿刻刀的手像结了冰块,但他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似乎感觉不到寒冷。
到了第三年,蒋睿的创作进入了瓶颈。
邵诗诗看到他手中的刻刀失去了往日的灵动,被寂寞地搁置在一旁。
她买来《菜根谭》《佛经》《道德经》《六祖慧能传奇》《周易与人生》《画品》等,放在蒋睿面前。
“这是暂时的。要么先歇歇。”邵诗诗点起沉香。醇厚、淡雅的香气,带来了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蒋睿缓缓翻动书页,心慢慢静了下来。书就像神秘的门,引领他往前走。他与书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内心脱俗了,作品就能脱俗了。”
蒋睿点点头:“有了佛心,我才能表现出佛性。”
半年后,蒋睿爬上脚手架,眼前突然幻化出万千图景,指引他神游于创作。满满的激情在蒋睿体内咣咣地奔突着,仿佛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第四年,《五百罗汉》完工了。整件作品融圆雕与深浮雕于一体,人物与背景比例均衡,布局精巧。古樟身上的疤瘤、樱节、纹路,和作品浑然一体。用传统浅浮雕和深浮雕表现的云彩,朦胧而深远。所有的张扬和点缀,都不动声色却熨帖自然。即使是皱褶和暗部,也绽放出最佳的透视效果。五百罗汉或弹琴,或下棋,或研书,或绘画,或喝茶,或聊天,或讲经,或说法,情节丰富,体态逼真。
邵诗诗的心被深深地折服。
“睿哥,你觉得雕刻罗汉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和他们建立心灵的链接,刻画出罗汉的神韵。那是内在的力量和精神。”
“就像感情,也需要用心去雕琢。”
蒋睿心中一动。他看着邵诗诗的眼睛,看到了她眼里的星辰,那里藏着无尽的温柔与深情。
他的心里,那株叫爱情的植物正在发芽、抽叶。
4
“你是凤凰,我愿意做追随你的风。”
邵诗诗看着蒋睿,看到他眼中的湖水,倒映着她的身影。
她瞬间红了脸,轻轻撩一下头发,说:“对了,凤舞龙随的谜,该解解了。”
“书!”两人异口同声。
书,是时间的沉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无数先人的思考,为后人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
沉香的气息,如丝如缕,缓缓萦绕。它仿佛从远古的时光里飘来的一缕芬芳,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故事。这故事,和书中的故事汇合,营造出一种脱俗的氛围。
一天,一天,又一天。时光仿佛静止了。他们与书为伴,与彼此为伴,共同探索着书的奥秘。
突然,邵诗诗拍着《东阳木雕别志》说:“找到了!找到了!”
蒋睿一看,邵诗诗的手指着六个字:“显于外,藏于内”。
“你爷爷的这个木雕,不需要我们雕一个龙契合上去,龙本身就藏在木雕里!”
“天哪,龙没有缺,它只是被藏起来了?”蒋睿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此时,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在满桌子的书籍上。两人再次细看《凤舞龙随》,果然发现了端倪。
木雕的黑红色的底座比一般底座要厚得多,藏一条龙完全是有空间的。而底座右侧那个不起眼的圆圆的缺口,说不定也和龙有关。
怎么让龙“跑”出来呢?
邵诗诗看着凤凰,说:“从凤凰的神态来看,它像一位骄傲的王者,尾巴应该扬起才是。”
邵诗诗轻轻地一抬尾巴,发现凤凰的尾巴上有一个圆圆的缺口。这个缺口正好和底座右侧的那个缺口相对应,只要在两个缺口间撑上一根柱子,就能让凤凰起舞,让龙现身。
机关终于找到了,蒋睿抱起邵诗诗,在原地转圈。邵诗诗的发丝飞扬起来,如同快乐的精灵。
“我们自己做一个柱子好了。”
“鄙人正有此意。”蒋睿的声音里,充满了甜蜜。
此时的花园村,已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的转型,形成了5大主导产业: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有50万平方米红木家具城、18976个花园购商品数、500亩原木市场以及10万平方米红木配套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红木市场,是名副其实的红木王国。
邵诗诗不用出村庄,不费多少时间就挑选了一段纹理略斜的檀香紫檀。“这根柱子的质地和花纹,和凤凰身下的柱子相配,它的长度必须是另一根柱子的两倍。”蒋睿点头赞许。他准备用传统浅浮雕和深浮雕来表现云彩,务求达到朦胧而深远的效果。
随后的日子里,两人一起切、凿、铲、挫、磨,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两人的心血与智慧。
一个多月后,柱子撑起来了。当他们合力将柱子在两个圆圈接口处连接时,一条红黑色的祥龙从底座一跃而出。龙凤起舞,融合了力量与柔美、神秘与高贵,简直美轮美奂。
蒋睿拥抱着邵诗诗,喜极而泣。
5
通过视频电话,蒋睿把大好消息告诉了福建的家人。
当祖父透过镜头看到神龙竟从底座一跃而出时,他双手合十,嘴里喃喃着:“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蒋睿笑道:“爷爷,不是老天保佑,是有好姑娘帮忙呢。”
“好姑娘。姑娘好。真好。”爷爷的眼睛亮晶晶的,真看不出他已经九十多岁了。
“爸爸妈妈,我们——”
“什么时候回福建结婚呀?”
“我想——在花园村生活。”
“那不行。你跑那么远,人生地不熟的。浙江哪有福建好啊。我们福建,有芋饺有郑湖板鸭,多好吃呀。我们福建……”蒋妈妈的话,让蒋睿想笑又笑不出来。
几天后,邵诗诗请蒋睿打出了邀请电话:“妈妈,您和爸爸来我这儿住几天吧。我和诗诗都想你们。”
来到花园村,蒋爸爸和蒋妈妈瞬间被震撼。
“这是村庄吗?怎么感觉比县城还要大,还要美!”
邵诗诗笑着当起了导游。
“花园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农户5246户,村民户籍人口14520人,常住人口超过6.5万人,营业收入725亿元。”2021年1月6日《解放日报》发表文章《‘超级村’孕育‘小城市’》。
“花园村有全国最大村级医院——花园田氏医院,拥有200多套先进的诊疗设备,开放床位达520张。花园村创办了花园党校、花园大学、花园高级中学、花园幼儿园以及16年一贯制的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
“花园村拥有名村文化旅游区、天香湾农业旅游区、红木家居商贸旅游区、福山观光旅游区、高新科技工业旅游区等五大特色旅游区,被誉为‘江南旅游不夜村 中国农村第一城’……”
蒋妈妈掐了一下手臂,自言自语:“我该不会是走在梦中吧?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地方,读书、旅游、上医院,全部不用走出村庄的?”
“是啊,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在花园村生活,太幸福了。”蒋爸爸眼角的鱼儿快乐地游动着。
邵诗诗和蒋睿带着福建爸妈游玩了吉祥湖、南山寺、天香湾,逛了美食一条街、建材一条街、花园商业中心、服装一条街、红木文化长廊、粮油商贸城等。
逛累了,邵诗诗带他们来到了花园雷迪森酒店。一进大门,就是巨大的木雕壁挂。西侧是福祥花园,东侧是和谐花园。
“哎呀呀,这木雕,云朵真在天上飘似的。那松树,松针也像花一样美。这楼阁,简直太精细了。”蒋妈妈连连赞叹。
“是啊,这些都是手工雕刻的。”蒋睿说。
“是你雕刻的吗?”蒋妈妈问儿子。
“从水平上看,确实可以。”邵诗诗的眼神里,写着赞赏,“我们花园村的能工巧匠,可多了。”
说话间,只见六爷影棚摄制组的工作人员过来了。他们看到蒋妈妈,眼睛一亮,请求她在木雕壁挂前,沿着楼梯走下来。
“一次过镜。”摄影师激动地说,“好镜头,有时是一场邂逅,就像爱情。”
6
一个月后,蒋睿带着邵诗诗来到福建。
村里的人听闻消息,纷纷聚在蒋睿家的院子里。
蒋妈妈满面红光,话儿像潮水般汹涌而出。
“想不到啊想不到,我去小儿子工作的花园村,当了一回演员呢。”
“花园村,全国十大名村之首呢。习近平总书记都曾经去过,还狠狠地夸了一通。啧啧。”
“那里的菜,实在太好吃了。那个东阳择子豆腐,滑滑嫩嫩、方方正正,汤水里还撒点红红的枸杞。那个艾草做的面点,绿绿的,可爱着呢,夹一块有精有肥的东阳两头乌,可香呢。还有那东阳黄田畈牛肉,又大又厚,入口就化。还有那花园河鳗炒米,香气扑鼻……”
“你呀你呀,怎么光讲吃的了?”蒋爸爸似怒非怒。
“吃是天大事啊。有美味的食物,才能让日子有滋有味。”
“妈妈,您说得太对了。”蒋睿拢着妈妈的肩膀,说,“你看,我都变胖了。”
“你是变帅了,是爱情让你变帅了。”蒋妈妈喜上眉头,“诗诗是个好姑娘,你可要一辈子对她好。花园村,花园村的姑娘,值得你付出一辈子。”
“谢谢妈妈,您这是同意了?”
“当然。我和你爸你爷爷,早就同意了。你爷爷还说什么——”
“凤舞龙随。”蒋爸爸接过话头。
不远处,春日的桃花盛开在邵诗诗的脸上。她刚转过身,蒋睿的手就牵上了她的手。十指相扣,掌心感受着彼此的心跳。
当蒋睿再次走在花园村绿树成荫、商铺林立的路上时,一种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
“诗诗,我想和你成个家,将来我们一起品美食,一起做木雕,一起建设花园。”
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新花园人,花园村是有丰厚奖励的。蒋睿不仅落户花园村,享受村民待遇,还获得了别墅安排。
“万事俱备,睿哥,我们要么早点把事儿办了?”
“这——还不行。”
“为什么?”
“万事具备,只欠——”蒋睿没有说下去。
7
答案马上揭晓了。
蒋睿要为他的新娘诗诗做一顶花轿,一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花轿。
花轿正面有上中下三块木板,可以拆卸,里面放上一把古式宽椅。光是这一项,蒋睿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最繁复的自然是雕刻了。蒋睿一次次地画图纸,画好了又推翻,推翻了又起笔。最后,他将轿体正面的主题定为“一往情深”,每一个画面都是邵诗诗和自己相识相爱的场景。他将侧面和后面的主题设计为“美丽花园”,运用大量的东阳元素,来表现吉祥喜庆。
从图纸变成现实,中间是一颗匠心,加一颗痴心。
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较强的内容。刻刀在蒋睿手中成了灵动的画笔,游走于木材之上。浅浮雕技法率先登场,细腻的线条轻轻勾勒出花轿的轮廓,仿佛在木面上绘出一幅精致的草图。随着刻刀的深入,高浮雕技法紧随其后,花轿上的花鸟图案渐渐立体起来,花瓣层层舒展,鸟儿振翅欲飞,仿佛随时都能从木面上跃出。
镂空雕更是让这顶花轿焕发出神奇的魅力。蒋睿的刻刀走过之处,木材上凿刻出精巧的孔洞。这些复杂的镂空图案,如同一幅幅精美的蕾丝,为花轿增添了优雅与浪漫。
蒋睿和邵诗诗的爱情故事在花轿上徐徐展开。看,这是他俩在工作室的初次相遇,四目交汇的瞬间,被定格。只见男主身姿挺拔,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坚毅。他的发丝被雕刻得丝丝分明,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就像他此刻慌乱的心。对面的女主宛如仙子下凡。她长发如瀑,柔顺地垂落在肩头。花朵般的面容上,一双大眼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蒋睿用圆雕技法展现出男主的挺拔身姿和女主的优雅体态。用浮雕技法展现人物面部。用线刻技法展现发丝纹理以及衣服的褶皱。透雕的巧妙运用,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蒋睿一边雕刻,一边温习着和诗诗的相爱点滴。他的双手仿佛被赋予了魔力,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节奏感和动感。刻刀与木材的碰撞声,仿佛是一曲激昂的乐章,更是一曲爱的赞歌。
“让我也出点力吧。”
“不。这必须是我一人完成。每一处,都要留下我的爱意。”
“可是,我不想你这么累。”
“我没觉得累。我只觉得幸福。”
九个月后,花园村人邵诗诗坐着这顶花轿,嫁给了新花园人蒋睿。
花轿走过方店、河泉、九联、卢头、马府、南山、前蔡、三余、西田,走过环龙、柳塘、渼陂下、乐业、桥头、西瑶、青龙、南城、西山坞等,花了两个多小时,将整个村庄都走了一遍。花轿所过之处,花草也仿佛感受到了这份喜悦,绽放着灿烂的笑脸。花园人纷纷走出家门,送出祝福。年轻的花园姑娘眼中满是憧憬,想象着自己未来的幸福时刻。
花园村,幸福没有最高级。
8
如今,只要你去花园村,去红木文化长廊走走,就可能会邂逅一对夫妻。人称木雕大师。
“蒋大师,邵大师好。”
“不不,我们只是小小讲师。我们也在学习的路上。”两人连连摆手。
办讲座、开展览,蒋睿和邵诗诗向外界展示着家乡木雕的独特魅力。他们讲述东阳木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创新发展,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和投资者的关注。
听,一位女青年正在对男青年说:“这里定期举办短期培训班、周末工作坊等,为花园村木雕产业培养后备人才。我也想来这儿学习。木雕大师会将传统的木雕技艺进行拆解、分析,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传授给学员,从雕刻工具的使用、木材的挑选,到各种雕刻技法的掌握,让学员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也来。我要跟随你的脚步。”他们的身旁,几株蓝色鸢尾花正轻轻摇曳,仿佛从梦幻中走来的精灵。生活的节奏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蒋睿和邵诗诗在时光的漩涡里,不知疲倦地旋转。他们以忙碌为笔,以充实为墨,以开心为色彩,共同描绘着花园村的美好画卷。
他们还走进花园各学校,将家乡传统木雕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生动的讲解,提高了花园学子的审美情趣,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我想开发新的木雕产品,打破人们对木雕固有的印象。”
“我跟着你。我们一起做。”蒋睿说。
于是,两人将木雕与现代家居装饰相结合,设计出木雕屏风、木雕灯具、木雕装饰品等,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高品质家居装饰的需求;将木雕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推出木雕文创产品,如木雕书签、木雕手机壳、木雕首饰等,拓展木雕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邵诗诗还引导花园村的木雕产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倡导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木材资源;推广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同时,她推动木雕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与花园旅游产业结合,开发木雕主题旅游线路、木雕体验项目等,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这天,花园外国语学校,一位女老师正在授课。
“同学们,春,有怎样的内涵?”
“春,代表生机和活力。”
“春,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春,给人以温暖和愉悦的感受。”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花园村,是美丽的花园春,拥有无限的活力和希望,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憧憬。”
离学校不远处,木屑在空气里轻舞,仿佛述说着这对花园夫妻一路的执着与热爱。他轻轻执起她的手,目光里,是凤舞龙随的温柔和坚定,是春在花园的绚烂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