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花园大厦    邮编:322121

传真:0579—86270288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花园新闻>花园村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花园村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04 点击数:5529

花园村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花园村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是2020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确定的重大改革项目。一年多来,东阳花园村改革试点围绕打造“世界强村、世界名村”目标,六大体系53项改革项目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花园村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为全省乃至全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效探索,为特大村域统筹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科学高效的空间规划体系逐步成型,空间形态呈现新面貌

1.制定特大村庄规划标准。建立包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产业与经营、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等在内的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制定《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慧乡村建设规范》《花园村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等地方标准,为今后特大村庄的乡村振兴建设提供示范指导作用。

2.开展村域“多规合一”编制。衔接东阳市和南马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率先启动村域空间规划省级试点和花园村小城市国土空间发展研究,稳步开展花园村11.5平方公里村域控制性详细性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建立空间规划“一张图”。

3.建立村域规划审批机制。提高规划编制审批层级,将花园村规划纳入东阳市城镇规划管理范畴,由东阳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征求南马镇同意后,报东阳市人民政府审批,享受城区规划同等政策。

4.完善村域规划管理机制。制定《机关部门派驻花园村站点工作方案》,理清并明确各派驻站点服务事项,协调落实东阳市公安、司法、自然资源等7部门8名工作人员在花园村设立规划、执法等部门的派驻机构,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依法加强规划管控。

二、协同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基层治理达到新水平

1.加强党建引领。创设“大党委”运行模式,挂牌成立由东阳市委组织部直接联系指导的花园村联合党委。同时,增设“两新”党委,组建商圈楼宇支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建立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各项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村党委对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

2.发挥村民自治。整合花园村内红色网格员、村企党组织内的党员以及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志愿者,成立党建服务联盟,重点做好对外来人员的服务和矛盾化解工作。建设邵钦祥矛盾调解工作室,建立团队调解新机制,打造东阳市乃至全省的调解品牌。

3.强化法治底线。加强基层公权力监督,围绕“三资”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等小微权力运行范围,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编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建立村内重大事项决策审核机制,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和年度工作向村党委报告制度,修订、升级村规民约,成立法律事务委员会。

4.突出德治影响。组建“党建引领+固定参与+动态融合”的道德评议队伍,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及德高望重群众作用,参与小区事物评判、矛盾纠纷调解。制定花园村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引领、婚丧礼俗整治、文明好习惯养成、殡葬改革、道德文化教育、农村自治管理“六项行动”。

5.推进整体智治。建设“智慧花园”平台,实施全国首家“智慧乡村”项目,着力推动构建智慧安全、智慧设施、智慧能源、智慧环境、智慧服务、智慧数据等6大场景,打造集组织建设、计划制定、指挥、协调、督察、结果反馈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平台,实现乡村社会整体智治。

三、多元融合的乡村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1.积极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完善农业农村产业支持政策,依托“互联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等农业新业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和农业众筹等新模式。按全省一流数字农业基地要求,对现有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无土栽培、智能监控设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等改造提升,实现农产品从投入端到生产端再到销售端的全程可视化、便携化、人性化、智能化管理。

2.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重点企业做好项目申报、新品开发和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村域范围内个私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20年,花园村先后上马8个项目,总投资4.66亿元。目前花园村有全球最大维生素D3生产企业、世界最大宽幅铜板带生产企业、全国领先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等,建成全球最大红木家具专业市场以及全国最大名贵木材交易集散地。

3.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红木市场特色商圈,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有序推进商业综合体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扩大花园红木家具展销会以及文化节等节会影响力,去年成交额达13.5亿元,打破了之前创下的纪录。积极引进和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中介、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4.推动产业平台转型提档。探索建立花园村产业发展新平台,谋划实施高星级小微企业创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红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一批新型产业平台。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政策,引进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平台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集聚更多院士专家高端智力,支持花园村创新发展。

四、普惠共享的综合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公共服务得到新提升

1.创新乡村交通管理体制机制。率先完成花园村“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并纳入东阳市“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和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把花园村作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物流发展重要节点来布局,提升综合交通整体服务水平。构建花园村对外交通网络,规划批复金义东轨道交通二期项目,开通花园至横店、义乌火车站公交车班线,完成交通运输服务站选址,完成花园红木家具城市场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全部建设。

2.村级市政管理机制取得突破。成立国内首个村级市政管理委员会,下设规划建设管理、电气管理、供水管理、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7个部门,一体推进村域范围内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工作。“最多跑一次”向村级有效延伸,针对群众诉求多、矛盾多、办事难的相关问题,梳理下放600多项办事事项,实现了花园村村民“办事一般不出村”“解决矛盾一般不出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3.社会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巩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村级倾斜,建立教师报备员额制、公办教师支教、优化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岗位设置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中学中高级岗位比例从85%提高到92%,小学中高级岗位比例从75%提高到82%,幼儿园从65%提高到72%。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村级倾斜,通过公立医院医生资源定期交流、无差别培训、下放权限等制度和举措,建立公立医院专家到花园田氏医院坐诊常态化机制。推动文化体育服务向村级倾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大型室外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成图书流通点4个,挖掘非遗项目10余项。探索特殊人员、外来人员养老救助新机制,建立市场化主导、多元化供给的养老、救助等保障体系,出台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开展居家养老配送餐服务。老年公寓投入运营,推动公共服务逐步向特殊人群、外来人员倾斜。

五、常态长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逐步建立,生产生活生态实现新融合

1.强化乡村特色风貌引导管控。全面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带图审批制度,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加强农房建设风貌引导,建设立足乡土风情、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有序推进农房设计通用图集的编制,完成3349宗地房产图的外业测绘工作。建立高层住宅和农房相结合的住房供给体系,适应村民追求品质生活、承接城市功能的需求。

2.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全域整治,着力加强重要街区、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建设,提升“小城市”空间品位。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定点定时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全面推进污水治理,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持续开展危旧房整治,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加强小微企业园建设力度,引导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全面实现居民区内企业清零目标。

3.建立产业绿色发展机制。探索建立绿色企业信贷机制,对评定为绿色等级的企业,在企业项目环保许可、环保资金补助、科研立项、荣誉评定中开通绿色通道。深入整治低散乱行业,全面整治提升节能降耗不达标和废气、废水、废物超标企业。建立健全“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推动土地集约和要素集聚。

六、要素平等流通的保障支撑体系逐步建立,发展动能取得新突破

1.试点用地保障机制。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制度,制定花园村未批先建及非花园村村民农房补办审批方案,完成对本村农户建房情况、审批情况及外村人在花园村的房屋情况调查摸底,完成1500多户补办审批事项。开展腾退和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村建设用地复垦和申请省重大项目用地专项指标等保障用地试点,建立花园村土地报批项目库,推进项目用地指标保障落实。

2.推进户籍管理改革。探索外来人口凭房产证在花园公共户口落户制度,居住在花园村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已经可以直接申领《东阳市居住证》,增强花园村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已有2657人成为“新花园人”,平等享受花园村31项福利待遇。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提高外来人员管理服务精准化水平,下放户籍和居民身份证业务45项。

3.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新机制。实施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推动校企合作,落实22名大学生开始顶岗实习69个月。推进报备员额制人员招聘工作,出台《东阳市民办事业单位报备员额管理办法》,成立下属市事业单位综合服务中心,落实报备员额人员社保、工资、晋升、流动和退休等具体工作。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出台引进人才补贴、人才培育奖励、人才住房保障、人才集合年金补助等一揽子引才政策激励,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助推花园村引进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