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快速发展背后的“链状效应”
花园快速发展背后的“链状效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众所周知,在心理学上,把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这种现象称为“链状效应”。村庄的发展也是同理,东阳花园村何以从面积0.99平方公里、496人的小村,发展壮大为面积12平方公里、6.5万人的大村?一方面因为它足够努力也足够优秀,另一方面也源于其开放式发展的大格局,绝不做闷声发财的“暴发户”,而愿意面向全社会分享其又快又好发展的“源代码”,因而畅通了村内村外“双循环”,不断做大做强,最终成为“魅力村庄”的好榜样。
以村“链”村,共建发展共同体。40多年前,那时的花园村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还有11个黄土坡,村民们住的都是泥墙房、茅草房。而到了2019年,花园村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拥有个私工商户3768家,村民人均年收入13.5万元。东阳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将周边的村庄并入花园村,希望通过“强村带弱村 先富带后富”的方式,做大花园模式,做强花园典型。这样的“链”,极其迅速地扩展了花园村的地域面积、人口规模与发展空间,从而走出“小村”“小院”,迈向广阔天地,走上了“以工强村、以商兴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发展道路,竞争力更强,发展后劲也更足。
以心“链”心,谋求“先富帮后富”。在花园村,无论是邵钦祥先人一步致富后带领原花园村民一起发展,还是花园村两度并村带动周边村庄共同进步,都是对“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模式的探索。并村要先并心,以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花园村领导班子经过充分调研,提出“一分五统”的管理办法,即村企分开,花园集团与花园村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独立;财务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庄统一规划建设,为花园奔向世界名村打开了更宏阔的局面。这样的“链”,体现着“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链”心则“连”心。并村之后,这里不仅有序运转、持续繁荣,而且还保持着39年“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村民零上访”的记录,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更是率先实现“办事一般不出村”。
以新“链”新,交出高分新答卷。花园的现状曾让一些人心满意足,但对花园村班子来说,“花园梦”总是在道路的前方,也总是展现着最新的姿态。诚如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邵钦祥所说,“花园的梦想是不断升级的,只有不断闯、不断干,花园才能年年换新颜,乡村振兴才能找到更多更好的答案。”“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背后,体现着全方位的“链状效应”。花园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能激发一股子创造性张力,不断在新征程中汲取新动能,建设新花园。
不一般的“链”能力,让花园有了超强的驱动力、竞争力、创造力,变小村为大村,变平凡为非凡,“重要窗口”的美丽风景必然更宜人。
“新一届党委、村委会、纪委班子成员都能全票当选,说明群众对花园村党员干部足够信任,越是这样,党员干部越要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情为民系,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花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邵钦祥说,今后五年,花园人将继续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建设乡村振兴“重要窗口”,进一步扛起使命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全力建设乡村振兴的“花园窗口”,力争把花园村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美丽的农村,让花园村民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幸福的农民,让花园村成为“世界名村”“世界强村”和“中国农村第一城”。
邵钦祥还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花园村全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必须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重点,正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认清花园发展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探索建立联合体模式,更好推动与周边村联动发展、共同致富,争当美丽乡村先锋、乡村振兴典范,在推动花园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